不是居·林 / 森系木屋疗愈系酒店设计与运营

© TAOA

© TAOA

这是在杭州郊区山林里的一个休闲度假服务空间,设计是从具体的环境开始的,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装置可以和这片山林对话,可以更好的顺应地形并融入这片自然,场地的特殊条件决定了建筑的特殊性。

© TAOA

© TAOA

© TAOA

规划用地呈现为角部相连的两个矩形,跨过山谷小溪处宽度不足三米。这个建筑蝶状的外形,正是将两个矩形用地的角部相连的结果,用服务空间将跨在两片山坡场地相连,并顺应山坡的等高线,建筑内部的功能被不同的地面标高所划分。蝶状形态也可被理解为切入建筑内部的两个最大边长的V字形的切口,分别朝向山谷的两个远方,将自然景观引入内部,环抱自然。

图片

图片

公区模型

© TAOA

© TAOA

建筑的另外两侧分别嵌入山体之中,架空的蝶状建筑的下方仍然保留了溪水和山路的通道。为了将部分树木保留在室内,竖向结构被设计成“柱院”,结构意义上是柱子,空间意义上,是保留了一棵树的“微院”。屋面是一个台阶状的坡屋顶,可作为小型演出的森林剧场,室内空间被这个大坡屋顶统一起来,并因为不同地面标高的变化而富有节奏。

分析图

© TAOA

© TAOA

© TAOA

© TAOA

通过建造这样的一个空间,我们希望让每一个观者放空身心,处在一个最放松的状态,希望看到的世界跟平常是不一样的,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有一种特殊的韵律。

© TAOA

© TAOA

© TAOA

© TAOA

© TAOA

38-68㎡的铝壳小屋被安置于山林深处,向自然渗透。建筑的定义回归到作为庇护所的基本概念之中,回到了建筑最基本的需求层面,作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基本空间,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而存在。

© TAOA

耐候的铝制外壳可以经受恶劣的自然气候的侵蚀,坚实的铝制外壳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空间的大小是以人的基本尺度来定义的,建筑的墙面和屋顶都触手可及,这种微小的尺度让人时刻感受到建筑处于自然之中。这种接近于野营帐篷的空间体验,希望让人时刻感受到自然就近在咫尺,只是隔了一层外墙的厚度。

© TAOA

通体的木质材料提供了温暖而舒适的建筑内衬,给人提供了舒适而惬意的生活氛围,这和外部自然的野趣形成的强烈的反差,这种反差让人对自然保持敏感,更能感受到自然之美,或温柔细腻,或爆裂冷峻。

客房二模型© TAOA

© TAOA

每个小屋中都保留了一棵场地原生的树木,树木所占据的空间成了屋中院,透过玻璃时刻于室内生活相伴,是自然向建筑的反向渗透,屋中院也为室内卫生间提供了具有私密性的风景。室内空间被设计成不同的标高,不同的生活内容不是用隔间墙来定义的,而是由高度来区隔不同的功能,保持了相对独立性,也创造了空间的丰富变化,这种变化也同时反映到建筑的外部形体,以适应山地的坡形的不同。

客房三模型

© TAOA© TAOA

内部每个标高的空间,都有相应的落地玻璃立面,锥形的顶部设置了可以看向天空和树冠的天窗,形成了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看风景的组合,将外部的景观投射到整个空间内部,外部的风景成了建筑的主要元素,形成空间特有的张力,这一切都是为了居于室内可以获得对自然更多的感知。作为一个疗愈场所,最大的价值在于如何融入自然,与自然相伴,重新感受自然,回归内心的平静,感受到自由与自在。

建造过程

建造过程

总平面图

分析图

公区平面图

公区立面图

客房一平面图

客房一立面图

客房一模型

客房二平面图

客房二立面图

客房三平面图

客房三剖面图

项目信息

建筑设计:TAOA 陶磊建筑事务所

地址:杭州,中国

项目年份:2021

建筑面积:1255.0 ㎡

合作方: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

主创建筑师:陶磊

设计团队:陶磊,陈真,陶冶,段振强,袁琳娜,戴韵怡,石彤,孙朗

实习生:朱小卓, 万伟民, 孙丽程

委托方:浙江风马牛长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

摄影师:十摄影工作室/谭啸 + TAOA

浙江乡村文旅研学,4月11—13日招募中

精选6大现象级项目、6位操盘手授课+导师全程复盘

部分运营内容分享

图片

毫不夸张地说,疗愈体验是从踏入「不是居·林」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。

在这里不只是住一晚酒店而已,更多的是把大自然的疗愈力,通过多样而充实的活动带给每一个人。

图片

还有更多的细节藏在每个所到之处,从深度疗愈到自在生活,从自然探索到内心释放,每个人都能在此寻到适合自己的疗愈方式。

图片

作为疗愈系生活方式倡导者,为来访者提供沉浸式五感自然疗愈,是「不是居·林」最为核心的部分。

与自己建立连接,觉知身体感受,向更深的自我探寻而去;与自然建立连接,感受天然的疗愈力,释放沉积心底的精神压力。身心重归平衡时,便是疗愈发生时。

图片

管家会提前发送入住期间的活动行程时间表,只管卸下一身尘世烦扰,在山林间做一回人间逍遥客。

图片

/止观茶修/

“止观”顾名思义是止住了视觉,把更多的感官交给嗅觉,闻茶香;交给听觉,听鸟鸣;交给触觉,感受风。

在一盏清茶的时间里,向内找寻自我的疗愈。

图片

/音钵疗愈/

这是我最最喜欢的环节,音钵发出的声响,悠远绵长、浑厚有力,不知不觉就开启了人体本身的自愈力。
图片
图片

还有各式各样的“拟声”设备,海浪声、溪流声、风声……配合屋外的阵阵林蛙声,

放空身心闭上眼沉沉睡去,进入如同婴儿般柔软的深度睡眠。

图片

/秘密森林探访/

图片
小休式的自在生活疗愈体验,治愈所有不开心。秘密森林探访:从喧嚣中暂时抽离,森林自然与身心疗愈间寻找更多有趣细节。
图片

/森林植物手作/

图片
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向大地,沉睡的森林便醒来了。

在森林里捡拾自然掉落的枝叶果实,连同此刻的惬意心情一起装裱成画,一同收藏。
图片
图片
餐饮是「不是居·林」的另一大亮点。
图片

自在通透的餐厅环境,先为这场林间食事增添了一份专属的仪式感。

图片
早餐有中式或日式可选,营养均衡不失丰盛与好味。
图片

当食物盛于器皿,从味觉到视觉,每一次与食物的连接都不被辜负。

图片
图片

正餐在精致的江浙菜基地上,

吸纳了径山茶、径山笋、石斛、林间山珍、竹林走地鸡等在地特色食材,成就了「不是居·林」独有的味道。

图片

当回归自然,拥有纯天然、最新鲜的食材,厨师创作菜品的灵感也会迸发。不止于味,同时还在于形意,在于在地人文等等。

这是「不是居·林」所倡导的食物呈现;也是餐厅广受欢迎、好评不断的原因。

图片
图片

夜幕降临后,森林再度沉睡,属于天空的篇章拉开序幕。

我们终究是要回去城市间生活,可这段徘徊于森林的时光,这份自然疗愈带来的力量,却可以长久萦绕在心间。

会永远记得在「不是居·林」遇见温暖的自己,遇见生活的另一种可能。

图片
注:图文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浙江乡村文旅研学,4月11—13日招募中

精选6大现象级项目、6位操盘手授课+导师全程复盘

景观周:英国游学四期5月17—24日招募中!

花园花展、乡村文旅、城市更新、豪宅、建筑景观

巴瓦、KerryHill作品、安缦等酒店游学
6月28—7月2日斯里兰卡游学八期招募